韩国海军日前发布了设想中的未来轻型航空母舰3D效果图,以展示到2033年建造这艘航母的决心。不过韩联社报道称,对于建造该航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仍有疑虑,反对者将航母描述为“漂浮的棺材”,韩国海军应专注发展水下力量。
据韩联社11月9日报道,经过五个月的准备,韩国海军8日发布一段展示其未来航母战斗群的动画视频。
这段视频显示,除了展示一艘排水量30000吨级的航空母舰,以及F-35B战斗机起降行动等内容,还有该航母和配备“宙斯盾”系统的新一代驱逐舰、战斗支援舰和中型潜艇等组成航母打击群协同行动的场景。
报道称,韩国海军一直在推动航母项目,并声称这将增强其实力。但是,反对者经常将航空母舰描述为“漂浮的棺材”,因为它很容易暴露在先进的反舰武器和鱼雷之下,韩国海军应该专注于更有效的水下作战装备(潜艇)。
韩国海军作战部长10月称,不会理会这些批评,“无论前方有什么挑战”,韩国海军都将实施该项目。
据悉,计划中的韩国轻型航空母舰成本估计有2万亿韩元(约16.8亿美元)。作为该计划的第一步,韩国国防部明年先拨款72亿韩元。
另据韩国海军发布的消息显示,这段CG视频是为庆祝其成立76周年而制作的,以帮助公众了解未来轻型航母的联合力量。
结合早前报道,韩国军方11月8日发布这段视频的同一天,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参观“出云”号,了解其改装为航空母舰的进度。
使用SpyLigation技术制作的哈士奇标志和一只狗的显微2D与3D图像。
技术咨询培训方面,借助直播带货和在线课程等方式,数字农家书屋拓展书屋的阅读属性,开发智农、富农、惠农功能。
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表示,要加快推进“工业上楼”,新增2000万平方米低成本、优质、定制化厂房空间,加快老旧工业区更新改造。
这是国家相关部门首次开展科普人才职称评定,也是首次在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职称评定中直奔主题创设‘科普’专业。”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用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有助于摸清生态产品构成、数量、质量等底数,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供新方法。
春末夏初,北京西部的一处科技园区,外面看上去一片静谧,里面却是热火朝天、唇枪舌剑,一群年轻人正围绕一项科技项目展开论证。
绿色是海南亮眼的底色,生态是海南宝贵的财富。习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
数据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数据安全,才能实现移动支付长足发展。应打造数据安全产业生态,建立和完善移动支付交易安全监控体系,打击移动支付领域违法犯罪行为。
4月17日,中国科协网站发布一项关于科普专业职称评审的《通知》。通知显示,中国科协将试点开展在京中央单位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具备强大的粮食生产能力。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全球塑造了人口大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成功典范。
近年来,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企业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主体。
近年来,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迭代,网络平台知识传播迅速走进大众视野,构建起内容多元、渠道丰富的知识图景,而老年群体也随之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力量。
1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了解到,《关于开展2023年度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已于近日印发,根据《通知》,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研究同意,由中国科协试点开展在京中央单位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让我们走近“银发知播”群体中的5位代表,感受他们拥抱新技术、释放光与热的动人情怀。
4月16日9时36分,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搭乘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继美国、日本联合发射专用降水测量卫星之后国际上第三颗发射的主动降水测量卫星,全球降水测量卫星家族首添“中国造”。
原来,荔枝的收获分“大小年”。遇上收成好的“大年”,大伙儿却总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产量高、品质好;忧的是大量荔枝集中上市,鲜果如果不能及时卖出,那就损失惨重了!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4月15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
伴随着人们对工业文明发展的生态后果的反思和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的兴起,形成了以普遍联系、整体论、有机论的生态哲学思维研究“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上一篇:上一篇:山东舰首次亮相台海演习 专家:已完成对“”“瓮中捉鳖”的布局
下一篇:下一篇:美加速测试大型无人水面舰艇